最近社交网络都在调侃“差点忘了自己以前是干嘛的”银河策略,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,给人一种既真实又荒诞的割裂感。
大学生毕业即失业,格子间打工人们996超负荷工作,能挤出来跑步的时间少之又少,但在朋友圈总是能看到很多跑者在工作日跑步打卡,在全球各地参加路跑越野比赛,他们究竟是时间管理大师还是真的不差钱?
为此,我们特意在工作日走到上海跑步圣地,来实地探访一下工作日出来跑步的人,他们都有工作吗?
相比早高峰里冲进地铁的人群,自由职业者的生活像是开了挂:不用打卡、不用坐班、不用面对同事之间的尴尬社交、避免了通勤的来回折腾,甚至还能随时随地想跑就炮。
看上去人生赢家?但你错了,真正了解之后你会发现:他们只是把压力从“几点到几点”变成了“从早到晚”。没有打卡的约束,也有没薪资的收益。看上去他们的时间自由支配,可以到处参加比赛,有充足的时间的训练,但是内心满是焦虑:
跑完这5公里是不是就得回去改甲方的第五版意见?未来的职业方向究竟该何去何从?这个月又该交房租了...要么还是找个班儿上吧?
你以为他们很闲,其实他们只是不在工位上。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,却要始终随时待命。这类跑者最大的挑战是要在没有同事、没有上司、没有签到表的日子里,依旧逼自己完成工作,保持自律,不能让自己完全摆烂。
在跑完结束之后银河策略,他们并不会心情超级舒展,觉得世界无限美好未来可期,而是从运动模式切回盯微信秒回、盯邮箱红点的生存模式。
自由职业的工作日跑步是一种伪装成松弛的求生本能。焦虑没有因为运动减少,但身体至少动过。他们跑步不是因为闲,而是为了维持成年人最后的一点体面,不让崩溃太明显。你以为他们过得很爽,其实只是在焦虑中跑得更优雅一点罢了。
朋友圈里总有一群人,跑步就是解锁人生新体验的一种生活态度,动不动就晒一张跑步轨迹:成为六星跑者的摘星之旅、跑者朝圣的霞慕尼UTMB,不是在跑ITRA积分就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的PB。
他们可能是数字游民远程接单,边跑步边开会,背包里永远装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双轻便跑鞋,会在世界各地旅居;也可能是靠个人理财实现财富自由,跑步对他们来说就是休闲,自我对话的过程;或许是离职后短暂的gap,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内心,还可以通过跑步进行社交,将自己的爱好融入生活中。
你以为他们每天都在看风景,实际他们看的是创业渠道,寻找下一条能变现的赛道。但必须承认,这群人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心里对生活方式的幻想:不用每天为工位发呆,可以在自然中挥汗如雨、用奔跑丈量世界、用热爱定义节奏。
原本世界就缤纷多彩,你可以选择朝九晚五,也可以选择悠闲美学,他们自由,也在内卷,只是卷得比打工人好看一点。
朝九晚五以前是形容工作很辛苦,现在早已变成奢侈的福报。上班已经够辛苦了,但仍有不少打工人,要在逼仄的时间缝隙中挤出一点光亮,用脚步为自己争一点自由。
早起在还没上班之前跑步的人,必须敬他们是条汉子。除了有着钢铁般的意志,还保持着高度的自律。爱晨跑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,当别人还在梦里PB,他们已在现实刷完完10km;当别人关掉响了三次的闹钟,他们已吃好早饭准备上班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。
也有不少跑者选择在深夜找回自己。经过一天的摧残,晚上就要通过训练来发泄情绪,换上跑鞋,冲进晚风,沿着黄浦江一路狂奔,明明已经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来气,边咬牙边跑步,自己制定的课表,哭着也得跑完。
除此之外,还有时间管理大师,把下班和训练合二为一。他们不挤地铁、不开车,直接人肉导航回家。更有“卷王”也不午饭,在午休的一个半小时中快马加鞭跑个几公里,说时带薪跑步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得意。
他们看似将工作与跑步完美平衡,实则就是在工作间隙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。用奔跑划出一小段只属于自己的时空,哪怕只有5km,也足以让灵魂喘口气,然后重新回到工位上继续被社会毒打。
跑步不是工作,也不是逃避工作,是我们在这个又真又荒诞的世界里,对生活保有掌控感的一种方式,也是在面对生活难题寻求发泄的出口。
你在跑,说明你还在努力热爱生活,还没放弃自己。你在工作日跑步,那说明你,真的不容易。
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